上海新茶网:本科扩招潮,要来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软科,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据新华社报道,清华大学决定有序适度扩大本科招生规模,今年拟增加150名左右本科生招生名额。这一消息引发网友热议。
实际上,本科扩容,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线”。2021年3月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十四五”期间,国内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提高到60%上海新茶网。而2023年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60.2%,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爱上海。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同月,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主持召开党组会,会议强调,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其中提到,要有序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还将持续扩大,本科生扩招已成必然上海品茶工作室。上海新茶工作室
多所“双一流”,扩招
在扩招的大趋势之下,不少大学的2024年招生计划中,本科生招生数较2023年有所增加上海花千坊。
湘潭大学扩招700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招生数增加640人上海品茶网。还有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等985高校,也进行了本科扩招。
我国的本科生招生数,由2013年的381万到2023年的478万,十年增长近百万。本科生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许多问题也接踵而至。最主要的就是办学空间不足。在高校建设越来越注重内涵式发展的阶段,办学空间逐渐成为了制约高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指出,要布局建设一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新校区,支持高校扩大办学规模,为新增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扩展空间。为了提升办学质量与科研质量,许多高校着手建设新校区,不断拓宽发展空间,就连985高校,都迎来了一波“扩建潮”。
“量”的扩增是当下情况,如何保证增长有“质”更需长远计划。高质的“增量”,才能更好促进高校发展与教育强国建设。
本科生,“太少了”?
此前,更常听闻的是研究生扩招。随着“硕士起步”成了招聘门槛的常驻嘉宾,有人感慨,“感觉现在的研究生比本科生还要多。”
事实上,“研究生比本科生多”,这一现象在许多高校已经不是稀罕事儿。
“研究生数量超本科生高校招生引争议”等相关话题,曾登上多个社交平台热搜,引发网友热议爱上海同城交友。对“双一流”高校(不含军事类院校)研本比进行统计后,有近20所985高校的研究生数超越本科生数,实现“本研倒挂”。
注:为尽量保证数据的统一性,后文“双一流”高校研本比统计的图表所采集的数据多来自学校公布的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不能完全代表学校最新数据,如有出入,请以学校公布的最新数据为准,该表的具体采集范围和采集标准详见图表注释。
中国科学院大学以37.14的研本比(研究生人数是本科生人数的37倍多)一骑绝尘,位列前五的其他四所学校——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的研究生数量也都至少是本科生数量的两倍之多。
在2024年入学的新生当中,同样出现了“本研倒挂”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双一流”高校中,就至少有49所今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数已经超过本科生。
参考高校目前整体的学生结构,暨南大学在研究生招生方面下了大功夫,根据统计,截至2024年3月,暨大研本比仅为0.51,但在2024年的招生中,新生研本比却高达1.48(研究生新生是本科生新生的1.48倍)。此外,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新生研本比均比此前学校公布的在校生研本比高,如据上海交通大学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截至2023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在校生研本比为1.58,而2024级新生研本比为2.58。
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总量超过本科生,是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一步。而研本比是区分学术研究、应用研究和应用技术类院校的重要指标,有研究指出,学术研究型高校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约为0.7∶1,目前已有65所“双一流”不低于这一比例,即研究生数至少是本科生数的7/10。
本科生是研究生培养的基础,随着研究生扩招,本科生的规模也将持续扩大。
当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知识经济的门槛正在被千万双求知的手共同推平,本科扩容是大势所趋。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更需要质量护航。我们既要张开怀抱接纳更多求知者,也要筑牢教学质量的生命线;既要顺应时代浪潮扩大教育供给,也要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上海后花园论坛
发布于:2025-03-16,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